‌钢锭模的正确使用方法

钢锭模 的正确使用方法主要包括使用前的准备、钢水注入过程以及浇注后的操作‌。

一、使用前的准备

‌检查 钢锭模 ‌:确保钢锭模无裂缝、变形等缺陷,如有问题应及时更换,以保生产安全和钢锭质量‌

‌清洁钢锭模‌:将钢锭模内部和外部的杂物、铁锈等清理干净,确保钢锭模表面光滑,避免影响钢水的凝固和钢锭的表面质

‌预热钢锭模‌:根据钢种和生产工艺的要求,对钢锭模进行预热。预热可以减少钢水注入时的温度差,防止钢锭产生裂纹等缺陷,同时也有助于提高钢锭的成锭率

二、钢水注入过程

‌控制钢水温度‌:确保钢水的温度符合生产工艺的要求,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钢锭的质量。因此,在注入钢水前,需要对钢水进行温度检测和调整‌

‌缓慢注入钢水‌:将钢水缓慢地注入钢锭模中,避免钢水溅出或产生气泡。注入速度应根据钢锭模的大小和钢水的温度进行调整,以保持钢水的平稳流动‌

‌对准锭模中心‌:上浇注时,钢包水口中心须对准锭模中心,使钢液流落在两对角线的交叉点上,避免冲刷模壁和减少结疤‌

‌控制钢水注入量‌:根据钢锭的规格和重量要求,控制钢水的注入量。注入过多的钢水会导致钢锭溢出或产生其他质量问题‌

三、浇注后的操作

‌加入保温剂‌:当钢液上升到钢锭模与保温冒接口下定距离时,应开始缓慢均匀地减速,并在保温冒部分细流填注,使钢液能很好地注入钢锭本体,使缩孔集中到保温冒内。保温冒注满后,应及时加入保温剂,以保持钢锭的温度和减少热量损失‌。

‌静置与凝固‌:浇注完后,应将钢锭模和钢锭静置一段时间,以待钢液在钢锭模内凝固。对于某些碳素钢或合金钢钢锭,若凝固后的冷却速度太快,可能会导致钢锭内部产生内应力而引起开裂。因此,钢锭凝固后,尚需根据钢种特点进行缓冷或退火措施‌。

‌脱模与后续处理‌:当钢锭凝固并冷却到适当温度后,可以进行脱模操作。脱模时要注意安全,避免钢锭模和钢锭的碰撞和损伤。脱模后的钢锭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验和处理,以满足后续加工和使用的要求‌。

综上所述,钢锭模的正确使用方法涉及多个环节和细节,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,以确保生产安全和钢锭质量

网站图片
河铸 2014(C)版权所有
技术支持:中科四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