钢锭模锭模铸造开箱后龟裂修复方法

 钢锭模 锭模 铸造开箱后龟裂修复方法

一、 焊补修复

‌裂纹预处理‌ 使用砂轮或钢丝刷清理裂纹处的油污、铁锈及杂质,确保焊接面洁净‌。对较深裂纹进行坡口加工(如V型坡口),以增加焊接接触面积‌。

‌焊接材料与工艺‌ 根据模具材质匹配焊条/焊丝(如H13模具钢选用同质焊材。采用多层多道焊,控制层间温度在150~200℃,避免局部过热导致变形或裂纹扩展‌。

‌焊后处理‌ 对焊缝进行打磨抛光,消除应力集中点‌。通过局部退火(低于模具热变形温度5℃保温1小时)释放残余应力‌。

二、 局部缺陷修复 ‌表面微小裂纹处理‌ 采用火焰灼烧法清理内壁微小裂纹,并通过机械抛光恢复表面光洁度‌。 对气孔、砂眼等缺陷使用专用修补剂填充后打磨平整‌。 ‌模具结构优化‌ 修复后增大过渡区域R角(如从R3增至R8),减少应力集中‌。 在易裂部位增设加强筋或调整壁厚均匀性‌。

三、 工艺参数调整; 浇注控制‌ 降低浇注温度(如铝压铸控制在650℃以下),避免模具热负荷过高‌。采用倾斜浇注法改金属液流动状态,减少湍流导致的局部热应力‌。‌模具预热与冷却‌ 修复后模具使用前需均匀预热至200~300℃,防止骤冷骤热‌。优化冷却系统设计,确保模温梯度≤50℃/m,减少热疲劳‌。

四、预防性维护 ‌材料升级‌ 更换为高纯净度模具钢(如无硫8407钢),减少低熔点杂质引发的腐蚀龟裂‌。对关键部位进行氮化处理,提升表面硬度和抗热软化能力‌。 ‌检测与维护‌ 建立模具使用档案,每5000模次进行磁粉探伤检测早期裂纹‌。定期研磨模具内壁,保持表面粗糙度Ra≤0.8μm‌68。

网站图片
河铸 2014(C)版权所有
技术支持:中科四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