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材料选择与性能要求
材质规范;工程机械 配重铁 需选用高密度、抗冲击材料,如球墨铸铁(QT500-7)或灰铸铁(HT200/HT250),满足抗拉强度≥200MPa(灰铸铁)或≥500MPa(球墨铸铁)等标准。
成分控制;碳含量需控制在3.6%-3.8%(球墨铸铁),硫、磷杂质≤0.03%,以减少铸造裂纹风险。
二、结构设计与适配性
形状与尺寸适配;根据机械类型(如挖掘机、叉车)定制锁式、圆柱型等结构,关键尺寸公差需≤±1mm,确保与设备匹配性。
重心优化;通过配重块布局调整重心位置,平衡机械作业时的扭矩(例如叉车尾部配重需抵消货叉载荷力矩)。
三、生产工艺验证
铸造工艺选择;重型机械配重多采用砂型铸造(湿砂型、干砂型);复杂结构可引入金属型铸造或离心铸造,提升内部致密性。
表面处理;需进行抛丸除锈、喷涂防腐涂层(如环氧树脂),并通过盐雾测试≥72小时验证防锈性能。
四、力学性能与稳定性验证
抗冲击性测试;过冲击试验验证配重铁在动态载荷下的抗断裂能力,避免作业时因振动开裂。
重量精度控制;块配重误差≤1%,总重量误差≤0.5%,确保工程机械平衡稳定性。
五、安装与维护适配
模块化设计;大型机械配重铁需分块组装,预留标准接口(如螺栓孔位),便于现场安装与后期调整。
防震措施;在配重块与机械连接处加装橡胶垫,减少高频振动对结构完整性的影响。
总结:工程机械配重铁需以高密度材料为核心,结合定制化结构设计、精密铸造工艺及严格力学验证,确保其在极端工况下的稳定性与耐久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