双开钢锭模报废依据

双开 钢锭模 的报废依据需综合‌安全失效、功能退化、经济性及合规性‌等多维度评估,具体标准如下:

 一、强制报废的安全与功能失效标准

1 ‌结构性裂纹‌

‌贯穿性裂纹‌:模壁或底部出现肉眼可见透光的裂纹(任材质均需立即停用)。

‌龟裂深度>3mm‌:内壁龟裂深度超3mm或呈网状扩散(球墨铸铁出现贯穿性热疲劳裂纹时风险高)。‌

‌裂纹扩展至掉肉/纵裂‌:微裂纹发展为局部材料剥落(掉肉)或纵向/横向贯通裂纹。‌

2 ‌严重变形‌

‌内腔对角线偏差>30mm‌:导致钢锭形状失控,无法满足尺寸精度要求。

‌模壁变形卡锭‌:因高温变形导致脱模阻力倍增,连续2次以上卡锭需强制更换。‌

‌工作面凹陷或凸起超标‌:影响钢锭表面质量,如导致钢锭内凹或结疤。‌

3 ‌表面缺陷恶化‌

‌大面积砂眼、深伤痕‌:砂眼进油后浇注易引发气孔,深伤痕阻碍脱模并可能导致钢锭表面开裂。‌

‌粘模导致的结疤/氧化皮‌:内壁润湿能力下降,脱模后钢锭表面出现不可修复的缺陷。‌

二、基于经济性与维护成本的报废依据

1 ‌维修成本超重置成本‌

频繁补焊(尤其同一部位多次修复)、镶件更换费用超新模制造成本的50%。‌

‌生产效率显‌

因修模停机时间占比>15%,或单次使用后需长时间冷却维护。‌

2 ‌使用寿命终结‌

蠕墨铸铁模经维护后使用超10年,或灰铸铁模因热疲劳导致整体强度下降30%以上。‌

三、合规性与行业规范要求

1 ‌国家及行业标准‌

符合《YB/T 070-1995 钢锭模》行业标准中关于裂纹、变形的限值规定。‌

结构件腐蚀厚度>原厚度10%或存在永性塑性变形(参考起重机械报废标准类推 ‌‌环保 2 与安全政策‌

属于国家淘汰类高耗能设备,或不符合现行冶金企业防火规范(如GB 50414-2007

四、操作中的判定流程

1 ‌检测方法‌

‌目视检查‌:重点观察内壁龟裂、变形及表面缺陷。

‌尺寸测量‌:使用三维扫描或卡尺检测内腔对角线偏差。

‌无损探伤‌:对可疑区域进行磁粉或超声波探伤,确认裂纹深度。‌

2 ‌记录与验证‌

连续跟踪使用次数、维修记录及对应钢锭报废率,数据超标即启动报废程序。‌

网站图片
河铸 2014(C)版权所有
技术支持:中科四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