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判断中注管是否需要更换

判断 中注管 是否需要更换需综合外观损伤、功能异常和使用周期三方面评估,具体标准如下:

一、外观损伤检测

‌裂纹扩展‌

内壁出现网状微裂纹属正常损耗,但若裂纹扩展为贯穿性纵向/横向裂缝(长度>50mm 或深度>壁厚1/3),需立即更换。

‌结构性变形‌

肉眼可见管体鼓包、弯曲变形或局部塌陷,表明高温强度失效。

‌表面氧化损耗‌

内壁保护层大面积剥落导致基体裸露,或肉损厚度超原设计20%时报废。

二、功能异常判断

‌浇注过程异常‌

钢水滞留时间显著延长(较标准流速慢30%以上),提示内壁粗糙度过大;

浇注后期补注量频繁超差(>理论值15%),因收缩腔畸变导致。

‌钢锭质量缺陷‌

连续出现皮下气泡、缩孔超标等问题,且排除其他工艺因素时,需核查中注管内壁状态。

三、使用周期管理

‌寿命

常规耐热铸铁中注管安全使用周期为 ‌150-200 次浇注‌,蠕墨铸铁材质可延长至 ‌250-300 次

‌维修经济性‌

修复成本超新管造价的40%,或单次修补后寿命增幅不足30次,建议报废更新

‌操作规范要点‌

‌日常维护‌:每次脱模后空冷至120℃以下,用钢刷清内壁残渣并检查裂纹;

‌定期检测‌:每50次浇注后测量肉损率,重点监控浇口区域厚度。

注:紧急更换信号包括管体渗钢、裂纹处冒烟或异常振动。

网站图片
河铸 2014(C)版权所有
技术支持:中科四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