钢锭模报废后如何处理

钢锭模 报废后的处理需遵循环保合规与资源大化利用原则,具体流程及方式如下:

1. ‌报废评估与分类‌

‌技术评估‌:根据模具损坏程度(如裂纹深度、变形量)及使用寿命(通常50-130次定是否报废‌。

‌分类处理‌:分为可修复改制类(如局部磨损)和需熔炼再分类(如严重变形或龟裂)。

2. ‌回收再利用方式‌

‌直接修复‌:通过清理、焊接或研磨恢复使用,适用于轻微损伤的模具‌。

‌熔炼再用:对无法修复的模具进行破碎、压块后作为废钢回炉,需符合GB/T 4223-2017标准(如碳含量<2.0%)。

3. ‌环保处理流程‌

‌危险废弃物管理‌:含特殊涂层的模具需分类拆解,避免污染。

‌合规报备‌:执行环保部门要求的废弃物处理台账记录‌。

4. ‌经济性优化‌

‌成本控制‌:修复成本超新模70%时建议报废‌。

‌资源循环‌:大型废模需重力破碎或火焰切割后运输,降低处理成本。

通过标准化流程(评估→审批→执行→归档)实现环保与成本平衡‌。

网站图片
河铸 2014(C)版权所有
技术支持:中科四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