选择 钢锭模 时,需综合考虑材质、工艺、设计参数及使用场景。以下是关键选型要点:
材质选择
铸铁类
灰铸铁:成本低,但寿命较短(约20-40次浇注),适合小批量生产。
球墨铸铁:抗热疲劳性能优异,寿命可达50-80次浇注,推荐用于高合金钢铸造。
耐热铸铁:耐温、抗热疲劳性能突出,是双开钢锭模的选材质。
合金钢类
Cr12MoV等莱氏体钢:需定向锻造以改碳化物分布,适合高耐磨需求场景。
耐热钢(如ZG35Cr24Ni7SiNRe):工作温度可达1350℃,适用于高温冶金环境。
工艺与设计
成型工艺:树脂砂工艺能提升模具精度和耐用性;消失模工艺可缩短交期。
壁厚设计:模壁厚度建议为钢锭直径的0.19-0.25倍,过薄易裂,过厚易氧化。
结构优化:上大下小的钢锭模设计有助于减少缩孔深度,提高补缩效果。
使用与维护
浇注温度控制:超1350℃会加速模体氧化,需匹配材料耐温极。
修复成本:若修复费用超新模50%,建议直接更换。
选择时需结合生产批量、钢种特性及预算,优考虑球墨铸铁或耐热钢材质,并注重工艺优化以延长模具寿命。